根據歷年汛期規律預測2013年的雨量
來源: http://www.lengpinhui.com/ 類別:實用技術 更新時間:2013-02-27 閱讀次
【本資訊由中國糧油儀器網提供】 大自然很多現象都有一定的規律,刮風下雨,打雷下雪等等,人類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也總結出了這些規律,并且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在規律性下雨季節,人們就會做好防雨準備,而長期干旱季節,人們就會做好防旱措施,。通過這些措施方法,極大的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根據歷年汛期規律預測2013年的雨量。
氣候變化的直接影響因素是大氣環流,而大氣環流的演變又受太陽活動、月地運動、海溫、冰雪覆蓋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地球及包圍它的大氣層中發生的事件,與太陽、月亮、地球的相對運動存在什么關系?這是古往今來人們所關心和研究的問題。我國的農歷實質上是一種陰歷,它綜合考慮了地球與太陽的運動和月亮與地球的運動。因此農歷中,節氣相應地反映了四季寒暑的變化,節氣所處的日期也有很大的變化。節氣日期的變化,正是反映了太陽、月亮、地球相對運動位置變化的情況。文章以此為依據,對汛期(5-9月)雨量的預測中對有關節氣和天氣諺語的應用作了初步分析。
與汛期相關的天氣諺語:“清明在月頭,春秧放水流”;“立夏在月中,主旱”;“夏至五月中,種田一場空”;這些諺語均反映了清明、立夏、夏至節氣所處的農歷日期與后期降水存在一定的關系。通過對1959~2006年氣象資料的普查分析,這三個節氣的農歷日期特征對汛期雨量有一定指導意義。除此之外,“立春節”和“閏月年”對汛降水量的多少也有很好使用價值。現對此分述如下:
根據雨量記錄儀對節氣日期和閏月的年降雨量分析:(1)立春節日期出現在陰歷前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及以前的共有13年,其中有9年為多汛,立春節日期出現在陰歷前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及以后的共有35年,其中有25年為少汛。(2)清明節日期出現在陰歷二月二十四及以前的共有15年,其中有11年為多汛,清明節日期出現在陰歷二十五日及以后的共有33年,其中有27年為少汛。(3)立夏節日期出現在陰歷三月十八至二十四日或三十日至四月二日的共有17年,其中有13年為多汛,立夏節日期出現在陰歷二十五日至十九日或四月初三日及以后的共有31年,其中有27年為少汛。(4)夏至節日期出現在陰歷五月四日及以前或十四日及以后的共有32年,其中有24年為少汛,夏至節日期出現在陰歷五月五日至十三日的共有16年,其中有11年為多汛。(5)閏月年出現在陰歷四月及以后的次年有14年,其中有11年的次年為多汛,閏月年出現的當年或不是閏月年有34年,其中有23年的次年為少汛;閏月年出現在三月以前的當年或次年均報偏少為100%。
訂正因子:(1)閏月年出現在四月及以后的,同時出現厄爾尼諾事件的次年報汛期雨量偏多,準確率為83.3%。(2)立春節日期出現在正月時,且立秋節出現在6月份,前一年10至11月累計降水量≥175毫米時,訂正汛期雨量偏多為100%,反之偏少為100%。(3)出現拉尼挪事件的次年均訂正偏少為90%。通過上述分析,汛期(5-9月)雨量與節氣農歷日期和閏年月的相關分析,可以得出兩個結論:(1)對各季節農歷日期特征,都存著一個多汛和少汛的集中時段。從分析看,預測汛期雨量偏多的準確率最低為68.8%,最高的為78.6%,在少汛集中時段內,預測汛雨量偏少準確率最低的為71.4%,最高的為87.1%。說明農歷節氣日期特征與汛期雨量的相關絕不偶然的,而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2)汛期雨量偏多的集中時段,多出現在陰歷節氣日第一個月24日及以前日期和閏月年的次年。以上節氣日期和閏月年同時預測少汛或偏多時,用厄爾尼若和拉尼挪事件及立春節在正月的年份,同時立秋節在六月的前一年10至11月累計降水量進行訂正,進一步提高了預測準確率。
結果檢驗:根據上述分析結果,1979~2012年的汛期雨量進行檢驗,在1979~2012年間,在立春、清明、立夏、夏至的四節氣日中和閏月年的次年預測多汛,滿足任意4條以上報多汛為10/13,準確率為76%,占多汛年的10/19;反之均報少汛為25/35,準確率為71%,占總偏少的25/29。用相關因子訂正后,預測多汛為17/20,準確率為85.0%,錯報了3次,無漏報;預測少汛為26/28,準確率為92.8 %,錯報2次,無漏報。
通過近幾十年的氣象資料的分析驗證,證明天氣諺語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盡管相關物理機制尚不清楚,但對汛期雨量的趨勢預測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再用相關因子作訂正,可進一步提高預測準確率。對2013年汛期雨量趨勢預測:根據天文上可精確預算日期,通過對1979~2012年的立春、清明、立夏、夏至節氣日期和去年閏七月的分析以及去年出現厄爾尼若年的訂正,預計2013年汛期(5~9月)雨量偏多。
氣候變化的直接影響因素是大氣環流,而大氣環流的演變又受太陽活動、月地運動、海溫、冰雪覆蓋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地球及包圍它的大氣層中發生的事件,與太陽、月亮、地球的相對運動存在什么關系?這是古往今來人們所關心和研究的問題。我國的農歷實質上是一種陰歷,它綜合考慮了地球與太陽的運動和月亮與地球的運動。因此農歷中,節氣相應地反映了四季寒暑的變化,節氣所處的日期也有很大的變化。節氣日期的變化,正是反映了太陽、月亮、地球相對運動位置變化的情況。文章以此為依據,對汛期(5-9月)雨量的預測中對有關節氣和天氣諺語的應用作了初步分析。
與汛期相關的天氣諺語:“清明在月頭,春秧放水流”;“立夏在月中,主旱”;“夏至五月中,種田一場空”;這些諺語均反映了清明、立夏、夏至節氣所處的農歷日期與后期降水存在一定的關系。通過對1959~2006年氣象資料的普查分析,這三個節氣的農歷日期特征對汛期雨量有一定指導意義。除此之外,“立春節”和“閏月年”對汛降水量的多少也有很好使用價值。現對此分述如下:
根據雨量記錄儀對節氣日期和閏月的年降雨量分析:(1)立春節日期出現在陰歷前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及以前的共有13年,其中有9年為多汛,立春節日期出現在陰歷前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及以后的共有35年,其中有25年為少汛。(2)清明節日期出現在陰歷二月二十四及以前的共有15年,其中有11年為多汛,清明節日期出現在陰歷二十五日及以后的共有33年,其中有27年為少汛。(3)立夏節日期出現在陰歷三月十八至二十四日或三十日至四月二日的共有17年,其中有13年為多汛,立夏節日期出現在陰歷二十五日至十九日或四月初三日及以后的共有31年,其中有27年為少汛。(4)夏至節日期出現在陰歷五月四日及以前或十四日及以后的共有32年,其中有24年為少汛,夏至節日期出現在陰歷五月五日至十三日的共有16年,其中有11年為多汛。(5)閏月年出現在陰歷四月及以后的次年有14年,其中有11年的次年為多汛,閏月年出現的當年或不是閏月年有34年,其中有23年的次年為少汛;閏月年出現在三月以前的當年或次年均報偏少為100%。
訂正因子:(1)閏月年出現在四月及以后的,同時出現厄爾尼諾事件的次年報汛期雨量偏多,準確率為83.3%。(2)立春節日期出現在正月時,且立秋節出現在6月份,前一年10至11月累計降水量≥175毫米時,訂正汛期雨量偏多為100%,反之偏少為100%。(3)出現拉尼挪事件的次年均訂正偏少為90%。通過上述分析,汛期(5-9月)雨量與節氣農歷日期和閏年月的相關分析,可以得出兩個結論:(1)對各季節農歷日期特征,都存著一個多汛和少汛的集中時段。從分析看,預測汛期雨量偏多的準確率最低為68.8%,最高的為78.6%,在少汛集中時段內,預測汛雨量偏少準確率最低的為71.4%,最高的為87.1%。說明農歷節氣日期特征與汛期雨量的相關絕不偶然的,而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2)汛期雨量偏多的集中時段,多出現在陰歷節氣日第一個月24日及以前日期和閏月年的次年。以上節氣日期和閏月年同時預測少汛或偏多時,用厄爾尼若和拉尼挪事件及立春節在正月的年份,同時立秋節在六月的前一年10至11月累計降水量進行訂正,進一步提高了預測準確率。
結果檢驗:根據上述分析結果,1979~2012年的汛期雨量進行檢驗,在1979~2012年間,在立春、清明、立夏、夏至的四節氣日中和閏月年的次年預測多汛,滿足任意4條以上報多汛為10/13,準確率為76%,占多汛年的10/19;反之均報少汛為25/35,準確率為71%,占總偏少的25/29。用相關因子訂正后,預測多汛為17/20,準確率為85.0%,錯報了3次,無漏報;預測少汛為26/28,準確率為92.8 %,錯報2次,無漏報。
通過近幾十年的氣象資料的分析驗證,證明天氣諺語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盡管相關物理機制尚不清楚,但對汛期雨量的趨勢預測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再用相關因子作訂正,可進一步提高預測準確率。對2013年汛期雨量趨勢預測:根據天文上可精確預算日期,通過對1979~2012年的立春、清明、立夏、夏至節氣日期和去年閏七月的分析以及去年出現厄爾尼若年的訂正,預計2013年汛期(5~9月)雨量偏多。
【中國糧油儀器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最近更新儀器
推薦儀器
相關新聞
熱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