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人工氣候室在葉稻瘟接種技術的應用
利用電腦系統控制的智能人工氣候室進行稻瘟病的測報研究,遇到的關鍵問題是在怎樣的條件下接種病原菌能夠使供試稻株充分發病,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總結出一些經驗,簡介如下。
一、供試秧苗的準備供試秧苗在室外盆栽場栽種。先將稻種用凈水浸泡發芽,然后均勻地播于盆中,每盆保苗5株,待稻苗長至3~4葉時進行接種,接種前2天施1次尿素。
二、稻瘟病菌的準備從采自田間發病的稻節上分離出稻瘟病菌,PDA培養基純化,高粱粒培養基擴大培養,·27℃恒溫培養20天左右。接種時,用凈水洗去高粱粒表面的菌絲,用滅菌的紗布覆蓋噴水保濕,27℃培養約48小時,待長出新鮮的分生孢子后,用凈水將孢子洗下,制成孢子懸浮液,其濃度為鏡檢時100倍視野40個孢子左右為宜。
三、接種及各處理間不同環境條件的控制將待接種的秧苗移入智能人工氣候室,按不同處理擺放,一次噴霧接種稻瘟病菌懸浮液。試驗控制露溫為22、24、30、32℃;潛育溫為變溫處理平均18、20、25、28℃。露時為6、9、12、15小時。相對濕度為70一80%的處理,夜間不噴水,不扣塑料罩;相對濕度為90一95%的處理,夜間噴水并扣塑料罩。自然光照。
四、結果在環境相對濕度為70一80%的條件下2個溫度處理(平均18℃和20℃)均無急性型病斑,只有極少量的膩點型病斑,未能充分發病。在環境相對濕度為90一95%的條件下的3個溫度處理(平均18、20、25℃)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病。露溫的高低,露時的長短對葉瘟發病的影響不同。處理間的病情指數差異很大。
露溫之間在適溫范圍內,病情指數隨露溫的增高而增加。30℃露溫的病情指數,無論抗病還是感病品種均高于24℃露溫的病情指數。32℃露溫的病情指數極低,幾乎不發病。2.露時之間在適宜的露溫范圍內,病情指數隨露時的延長而增加。在抗性不同的品種中,12露時的病情指數均最高,而巧露時的病情指數稍低于12露時的病情指數。3.露溫x露時露溫30℃,潛育溫平均為25℃,露時12小時的組合,不同抗性的品種病情指數均達最高值。
五、智能人工氣候室中葉稻瘟接種技術要點:1.秧苗長勢良好,葉色嫩綠,不缺肥。2.適宜的溫度范圍為:露溫24一30℃,潛育溫平均為20~25Ca。3.使葉稻瘟充分發病的露時為2]小時以上。4.智能人工氣候室有自動控制濕度的功能,可將相對濕度控制在90一95%。除接種后扣塑料罩保持露時外,以后每夜噴水扣罩,使罩內夜間能夠結露,至接種后14天充分發病為止。